2025年11月24日下午14时,湖北师范大学博士李炎清副教授受邀开展《小学教育专业成长》专题讲座,我院25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齐聚现场,共同探寻专业成长的路径与方向。讲座围绕专业本质、核心素养、学习方法、人生目标与生命教育五大维度展开,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,为同学们的专业发展点亮明灯。
讲座开篇,李炎清教授从“专业”的定义切入,明确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“全科教师”为核心目标——需为胜任小学全部课程教学做好准备,尤其要攻克音乐、书写等教学能力培养的难点。他结合现代社会师资流动需求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,阐释了全科教师培养的重要性,让同学们清晰认识到自身专业的价值与使命。
在核心素养板块,李教授系统梳理了小学教育工作者需具备的六大核心能力:以张桂梅事迹为引,强调“教育情怀”是专业底色;以习近平总书记“四有好老师”“四个引路人”重要论述为遵循,明确职业发展标杆;结合“3+5=?”的教学实例,凸显“教学技能”与“教学理念”的实践意义;通过学生冲突处理、霸凌行为认定等案例,说明“教育教学研究能力”的必要性;以孔子“有教无类”“因材施教”思想为核心,阐释“教育智慧”的深刻内涵。
谈及专业学习,李教授引用王国维“读书三境界”,鼓励同学们以坚定意志力深耕专业知识,通过经典阅读提升人文修养;同时分享辛弃疾《丑奴儿・书博山道中壁》、蒋捷《虞美人・听雨》等词作,引导大家在学习中体悟成长进阶的人生哲理,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品格。
在人生目标与生命教育环节,李教授提出“追求幸福生活”的核心导向,倡导“自力更生、自强不息、自得其乐”的“三自主义”人生观。他结合尼采“精神三变”理论,鼓励大学生从“被动服从”的骆驼阶段,迈向“自主选择、勇于担当”的狮子阶段,最终实现心灵澄澈的成长境界;以希腊神话中西西弗的故事为喻,提醒同学们避免“由外到内”的目标误区,注重心灵充实与内在成长。此外,李教授还强调生命教育的重要性,引导同学们认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,培养同情心、尊重他人、珍惜自我,从“自我中心主义”走向包容与关怀,远离极端行为,筑牢人生价值根基。
整场讲座旁征博引、案例鲜活,既有专业理论的系统阐释,又有人生智慧的深度分享,让同学们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内涵、成长路径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。教育与艺术学院将会继续聚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,持续搭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,通过邀请学界专家分享前沿理念、开展专业成长沙龙等活动,助力同学们涵养核心素养、明晰成长方向,为培养兼具扎实专业能力、高尚职业情怀与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小学教育人才持续赋能。

